陈志光 官方网站

http://chenzhiguang.zxart.cn/

陈志光

陈志光

粉丝:1025922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陈志光,1963出生于福建厦门。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领袖项目成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

    6月16日上午九点,“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开幕暨碧湖生态公园开园典礼在漳州举行,这是海峡西岸地区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的公共艺术大展,一共有29组艺术家的32件大型艺术作品出现在碧湖生态公园内,为漳州市民和来自各地的游客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展览将从2013年6月16日持续至2013年11月30日,在近六个月时段内漳州市民和来自各地的游客都可以免费欣赏当代著名艺术家、建筑师许江、展望、陈志光、朱培等人的作品。同期开幕的碧湖生态公园则是一座新型的生态公园,众多雕塑、装置作品在绿地、水滨之间时隐时现,呈现出艺术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景象。


    本次展览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协办,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担任展览策划人。同期举办的“新美学的崛起——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研讨会”则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艺术家、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实践者共同就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互动和策略等进行研讨。


    艺术作品与城市环境融合无间

     此次公共艺术展部分作品是曾在卡塞尔展出的“中国公共艺术展”。德国小城卡塞尔因其举办的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享誉全球,2012年在德国“中国文化年”活动中范迪安、余丁应邀特别策划了“卡塞尔中国公共艺术展”项目,展出中国当代最为活跃的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装置、影像作品,并在卡塞尔市区的户外环境中与城市建筑、环境、民众互动,展出期间吸引了150万市民和游客参观,成为当地的一大人文艺术景观。这次漳州展览部分作品就是直接从卡塞尔海运而来,还增补部分艺术家为漳州特别创作的作品,与漳州千年人文历史、与当地的城市空间进行一场艺术和文化的对话。

    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包括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著名艺术家展望、陈志光、缪晓春、牟柏岩、陈文令、蔡志松、潘松、柳青、赵国明、邬建安、吕品晶、张晋、吴达新、管怀宾、向阳、UNMASK、王迈、黄镇、刘俐蕴、丁乙、王中、孙伟、史金淞、迟鹏、朱锫、段海康、毕横、徐俊杰等29组艺术家的32件大型作品。


    许江的作品《共生会否可能之一》把他油画中常表现的葵花做成立体雕塑,但形象则似乎是大火燃烧以后焦灼而孤独挺立的姿态,显出浓郁的沧桑感,传达了艺术家反思的精神气质。漳州籍艺术家陈志光为家乡特别创作了《圆荷泻露》这件不锈钢作品,漂浮在水岸边的荷花枝叶映射着天光水影,具有很强的视觉观赏性和梦幻色彩。牟柏岩的作品《修》依然是他标志性的大胖子造型,他爬上梯子眺望完卡塞尔双年展,又来看漳州的风土人情,这件作品去年在卡塞尔展出时就成为让观众会心一笑又有所思考的热门作品。毕横的《解•放》则是用变形金刚、机器人与关公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富有年轻一代的机器美学之美。一件件艺术作品在水岸、草地、景观中穿插点缀,与城市环境互相渗透、映衬、激发,带给民众新的参观体验,引发不少市民的好奇。


    碧湖生态园于2011年7月23日正式动工,将建成一个集商业、商务办公、居住、文化、休闲、娱乐及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中心区,也是漳州重要的绿肺,此次开幕并举办展览的市民生态公园则是生态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亲民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市民公园。开园之初选择举办大型公共艺术展,也体现出漳州市注重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互相融合的新思路。

    漳州城市建设体现“新美学的崛起”

     在城市建设方面,漳州非常注意贯彻把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推进的新理念,近年来以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为目标,在打造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三城”上积极推进。在“水城”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城市水系的综合整治和两岸绿化景观改造,在“绿城”方面,漳州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陆续建设了林语堂文化园、江滨公园、碧湖生态园、“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展示馆、龙文西溪亲水公园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的新路子,目前正推进在全市城乡建立绿色屏障、绿地系统,力争实现市民出行500米见到绿地、1000米到达公园;历史文化名城方面,中心城市正将古城纳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每个县城都要划定一个历史城区或历史地段;在老城、老街等项目改造中,要采用“综合保护、有机更新”模式,延续和焕发名城活力。

    漳州市委书记陈冬强调,漳州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符号,“在厦(门)漳(州)泉(州)大都市区同城化进程中,实现同城不同质,发挥优势,差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为群众创造更加舒适、方便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

    范迪安馆长从大文化角度把漳州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模式总结为“新美学的崛起”,认为有三点显著的特征值得其他城市参考:一是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强调融入文化理念,把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建设一体推进的思路;二是引导和提升城市审美品位和审美意识的多样化,激发市民的创造性,主办这次展览就是如此,一定会给当地文化界和市民带来新的文化体验和想象力;三是漳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能从国际文化交流的角度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又能落到实处把本土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显示出他们对城市品牌、城市建设的新型模式有很强的把握能力、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