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光 官方网站

http://chenzhiguang.zxart.cn/

陈志光

陈志光

粉丝:1025583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陈志光,1963出生于福建厦门。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领袖项目成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陈志光的“蚂蚁总动员”

漳州艺术家从上海双年展载誉归来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符号”陈志光说。用后工业时期的不锈钢等二手材料锻造雕塑而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蚂蚁”,这就是陈志光的艺术符号。在法国卢浮宫、新加坡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陈志光的“蚂蚁”以其独特的姿态,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生命思考。

  今年中秋节,游走于海外和国内各大城市的陈志光,参加完9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以“快城快客”为主题的双年展后,抽空赶回漳州老家。在漳州金峰工业园一个面积五六千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陈志光和记者聊起了“蚂蚁”以及他和漳州的故事。

    从小就开始关注蚂蚁

 今年45岁的陈志光,出生于厦门,后来跟随父母来到漳州。小学和高中的大部分时间,陈志光是在漳州度过的。

 1984年,陈志光以艺术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大学里没有专门学习雕塑,而是什么都学。”陈志光说。因为是师范类院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漳州某职业学校教书,一教就是5年。

  “每个艺术家关注的点不一样,我之所以关注细微的蚂蚁,并把它放大,和小时候观察蚂蚁的经历有关。”陈志光说,其实很多人小时候都注意到蚂蚁,它们的集体主义和人类很像。

    雕塑是不经意玩出来的

  一直以来,陈志光以油画创作为主,雕塑可以说是他“不经意间”玩出来的。在德国的时候,陈志光先后尝试了屁股、乳房等雕塑主题,但都没引起关注。

 2003年夏天,陈志光带着5只“蚂蚁”,前往北京参加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这是他第一次以“蚂蚁”为符号参展,而这5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蚂蚁”也让他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回到漳州有种还原感

  如今定居在漳州的陈志光,一年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漳州,而在漳州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找朋友泡茶聊天,或者在自己工作室里的游泳池锻炼身体。

  “回到漳州,比较安静,这让我有种还原感和归属感。”陈志光说,每次回到漳州,他都感觉比较放松,也可以让他 “胡思乱想”,“艺术创作就是比较自由、随性。”


   从蚂蚁联想到外来工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蚂蚁作为创作物象?

  陈志光:我认为每个艺术家关注的点不一样,我把蚂蚁这种细微的动物当作一种生命的符号,并且将它的特征和细节放大。其实,蚂蚁的集体主义以及团队精神和人类是很相似的,在常人不关注它们的时候,我抓住蚂蚁身上精彩的点,用金属材料进行锻造雕塑,让“蚂蚁”在不同的空间演绎它们的故事。

 记者:如此惹眼的“蚂蚁”是怎样创作而成的?

 陈志光:从2003年到现在,我已经创作了五六百只“蚂蚁”,最大的超过1米,和人差不多大小。其实,从制作工艺上说,这种不锈钢锻造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看我的两只手都很干净,我工作室里有十几个师傅专门负责工艺制作。我认为作品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家蕴含在当中的概念。因此,我的作品永远都在我的名字前面。

 记者:这些不同系列的“蚂蚁”是根据什么进行创作的?

 陈志光:我主要是根据艺术展的主题来构思作品的。例如,今年8月27日,在新加坡美术馆举办的以“CHINAUP”为主题的艺术展,这个展览汇聚了中国视觉艺术新生代的代表作品,我带去了5只不一样的“蚂蚁”,组成一个团队,体现出一种向上感。再比如9月7日的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的主题很切合当下城市发展迅速、人口迁移不定的特性,我带去了160只彩色小蚂蚁和5只大蚂蚁,让它们攀爬在上海美术馆的墙面上,这些“蚂蚁”代表人口的迁移,象征中国正成为一个移民和迁徙的社会。